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境外境內污染源占比大揭密!

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境外境內污染源占比大揭密!

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這個問題牽動著許多關心空氣品質與健康的人士。根據環保署的數據顯示,台灣的空氣污染來源主要可分為境外和境內兩大類,境外來源約佔40%,境內來源約佔60%。

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

  1. 了解居住地周邊的污染源:查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站或使用空氣品質App,掌握居住地附近是否有工業區、主要道路或其他污染源,避開空污較嚴重的地區。
  2. 減少個人對空污的貢獻:選擇大眾運輸工具或共乘方式通勤,減少汽機車排放;節約用電,並使用節能家電,降低電力設施的污染。
  3. 支持環保政策和措施:關注政府或環保團體推動的空氣品質改善措施,並表達支持,共同促成境內外污染源的管制與改善。

可以參考 台灣空氣品質為什麼不好?關鍵因素大公開!

台灣空氣污染的境內來源有哪些?

台灣島內製造的污染源,約佔空氣污染整體貢獻度的六成之多。其中,工業源是最主要的污染源頭之一,包括化工廠、發電廠、水泥廠等,釋放的污染物以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為主。

其次,移動污染源亦不容小覷。主要來自汽機車、卡車所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細懸浮微粒等。由於台灣機車數量龐大、路網密集,交通壅塞時更是加劇了這類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油煙、營建揚塵、露天燃燒其他污染源也占一定比例。例如路邊攤販的油煙、工地施工產生的粉塵、露天焚燒農業廢棄物釋放的戴奧辛等,都對空氣品質帶來不小的影響。

台灣空氣污染來源大解析:境外污染源影響不可小覷

台灣的空氣污染問題,除了來自島內的排放源之外,境外污染源也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根據統計,境外污染源約占台灣空氣污染整體來源的40%,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中國大陸的工業排放:中國大陸作為亞洲工業重鎮,其大量的工廠與發電廠排放出的大量污染物,隨著風向飄移而影響台灣的空氣品質。
  • 境外船舶柴油引擎排放:航行於台灣周邊海域的船舶,其柴油引擎會排放出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和懸浮微粒(PM2.5),對沿海地區的空氣品質造成衝擊。
  • 境外生物質燃燒:東南亞國家在農作物收成期常會進行露天燃燒,這些農業廢棄物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懸浮微粒和一氧化碳(CO),影響台灣的空氣品質,甚至造成跨境霾害。

這些境外污染源隨著氣流的變化,時常影響台灣的空氣品質,造成PM2.5濃度升高、能見度降低等問題,對民眾的健康和生活品質造成顯著的影響。

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境外境內污染源占比大揭密!

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境內污染源解析:工業源、移動污染源、其他污染源

台灣境內的空氣污染源頭多元,主要可分為三種類型:工業源、移動污染源與其他污染源。工業源是指工廠及企業所排放的污染物,包含發電廠、化工廠、水泥廠等。這些設施燃燒化石燃料、釋放化學物質,是空氣中懸浮微粒(PM2.5)、二氧化硫(SO2)與氮氧化物(NOx)的主要來源。

移動污染源則是指汽機車、卡車、公車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廢氣。由於台灣車輛密度高,車輛廢氣已成為空氣污染不容忽視的一大來源。汽機車引擎燃燒燃油時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與揮發性有機物(VOCs),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

除了工業源與移動污染源外,還有其他污染源也對台灣空氣品質產生影響。油煙是餐飲業烹飪過程中所產生的油脂微粒,若未妥善處理,容易導致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上升。此外,營建揚塵也是空氣污染常見來源,包括營建工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與煙霧。露天燃燒,例如焚燒農作物殘餘或廢棄物,也會釋放大量有害物質,如戴奧辛、飛灰等。這些其他污染源雖然單一來源的排放量可能較低,但累積起來也不容小覷。

境內污染源解析:工業源、移動污染源、其他污染源
污染源類型 來源 主要污染物
工業源 工廠、企業 PM2.5、SO2、NOx
移動污染源 汽機車、卡車、公車 CO、NOx、VOCs
其他污染源 油煙、營建揚塵、露天燃燒 PM2.5、戴奧辛、飛灰

境內外污染源占比揭秘:台灣空氣污染的根源

綜觀台灣的空氣污染來源,境內與境外的比例約為6:4,其中境內污染源占60%,境外污染源占40%。這項數據揭示了台灣空氣污染的複雜性,反映出在地活動與國際排放之間的相互影響。

境內污染源方面,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別:

  • 工業源:包括化工廠、發電廠、水泥廠等,排放出大量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等有害物質。
  • 移動污染源:以汽機車和卡車為主,排放的廢氣含有懸浮微粒(PM)和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
  • 其他污染源:包括油煙、營建揚塵、露天燃燒等,這些活動會產生大量顆粒物和有害氣體。

境外污染源則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工業排放,以及境外船舶生物質燃燒等活動。中國大陸的工業區高度集中,排放大量污染物,隨著氣流飄移至台灣西部地區,對台灣中部和南部空氣品質造成影響。

境內外污染源的占比揭示了台灣空氣污染防治的挑戰。一方面,需加強對境內污染源的管制,例如提升工業排放標準、推廣電動車的使用和加強揚塵管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與國際合作,共同解決境外污染源的影響,例如與中國大陸合作制定減排措施,以及加強境外船舶的污染管制。唯有同時從境內外著手,方能有效改善台灣的空氣品質,保障民眾的健康與環境永續。

台灣空氣污染的境內與境外來源比例

台灣的空氣品質受到境內外來源的雙重影響,其中境外來源約占40%,境內來源約占60%。境外污染源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工業排放、境外船舶柴油引擎排放以及境外生物質燃燒等。這些污染物經由大氣環流或海風傳輸至台灣,對空氣品質造成衝擊。

另一方面,境內污染源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工業源、移動污染源及其他污染源。工業源包括化工廠、發電廠、水泥廠等,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懸浮微粒等空氣污染物。移動污染源以汽機車和卡車為大宗,燃燒汽油和柴油時會釋放廢氣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懸浮微粒等。其他污染源則包含油煙、營建揚塵、露天燃燒等,也是影響空氣品質的重要因素。

整體而言,台灣空氣污染來源的境內與境外比例約為6:4,其中境內來源較為顯著。由於台灣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境內的工業和交通活動頻繁,因此對空氣品質的影響較大。此外,境外污染物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在空氣品質不佳時,境外污染物更是會加劇台灣的空氣污染問題。

可以參考 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

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結論

綜上所述,台灣的空氣污染來源既有境內因素,也有境外影響。境內污染源主要包含工業源、移動污染源和其他較零散的污染源,而境外來源則以中國大陸工業排放為主,再加上境外船舶和生物質燃燒等因素。境內外污染源對空氣品質皆有顯著影響,需同時針對兩者採取有效措施。

民眾了解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有助於理解問題根源,並共同推動空氣品質改善。政府和相關單位應持續加強污染源管制,包括制定更嚴格的排放標準、推廣綠色能源、改善大眾運輸系統等,以降低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生態所造成的負面衝擊。

台灣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 常見問題快速FAQ

台灣的主要空氣污染來源是什麼?

台灣空氣污染源可分為境外來源(約40%)和境內來源(約60%)。境外來源包括中國大陸工業排放、境外船舶柴油引擎排放、境外生物質燃燒;境內來源則包含工業源、移動污染源(汽機車、卡車等)和其他污染源(油煙、營建揚塵、露天燃燒等)。

境內污染源中,哪一項的占比最大?

境內污染源中,移動污染源占比最大,約佔總污染量的一半以上,其次為工業源和油煙等其他污染源。

境外空氣污染對台灣空氣品質的影響有哪些?

境外空氣污染對台灣空氣品質影響甚鉅,根據環保署統計,境外來源的污染物約佔台灣空氣污染總量的40%,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工業排放的影響尤為顯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