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統包契約?工程項目必學指南

什麼是統包契約?工程項目必學指南

什麼是統包契約? 統包契約是一種工程合約形式,承包商負責項目從設計到施工,甚至包括後續營運管理的全部責任。與傳統工程契約相比,統包契約的服務範圍更廣,涵蓋細部設計、施工、安裝,甚至包括基本設計和施工完成後的營運管理。由於在簽訂合約時,設計作業尚未全部完成,因此契約服務範圍可能較難界定,建議業主在「業主要求」中清楚說明承包商的工作範圍,以避免日後產生糾紛。此外,由於承包商需負責設備採購及安裝,並保證工程效能符合業主要求,因此需進行效能試驗,以驗證工程是否符合標準。

可以參考 什麼是「統包」團隊?建築設計師的困境與應對秘訣

統包契約的服務範圍與界定

統包契約是一種工程合約形式,其服務範圍涵蓋工程項目從設計到施工,甚至包括後續營運管理的全部責任。相較於傳統的工程契約,統包契約的服務範圍更廣,涵蓋設計、採購、施工、安裝、測試、調試、試運行等一系列工作。 統包契約之服務或工作範圍至少包括細部設計及施工 (安裝),更可應業主之需求而涵括基本設計,以及施工 (安裝)完成後之營運管理等工作,範圍較一般工程契約僅限於土木施作者來得廣。

由於統包契約簽訂時,設計作業尚未全部完成,故契約服務範圍較難清楚界定,為避免糾紛,當事人雙方應將承包商及主辦機關 (業主)的工作範圍在「業主要求」中述明清楚。 舉例來說,若統包契約包含設備採購及安裝,則承包商需負責提供製程證照及辦理設計,並保證其完成之工程效能符合業主要求。 效能是否達成其保證值,則由效能試驗之結果決定,而統包工程即以效能試驗為合格驗收通過要件。

因此,在簽訂統包契約時,雙方應充分溝通,明確界定承包商的工作範圍,以及業主在項目中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此外,業主也應做好風險評估,並在合同中設定相应的風險控制措施,以降低項目風險。

統包契約的定義與涵蓋範圍

國內以往未有相關法令或權威性之機構對於「統包」有明確的定義,至於各機構與學者對統包的看法均不一致。 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觀點,以幫助讀者理解統包契約的涵蓋範圍:

  • 陶家維等認為統包即是將工程的設計與施工任務以單一契約交由同一廠商統籌辦理。透過此一制度可以整合施工與設計人才,由承包商負責界面協調工作,並可提早展開施工作業,縮短完工期限,以順利達成工程的目標。
  • 潘君澤認為統包係指在同一契約中,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均由承包商提供。因設計與施工均由承包商辦理,除了保證工程品質外,對工程的設計與功能,皆由承包商依契約規定負責法律責任。
  • 曾元一等人則認為統包就是將整個工程或工程的一部份交由一個工程機構,使其至少負責辦理其中之細部設計及施工(或安裝)等工作,必要時亦可視工程性質、業主需求、或個案情形,將服務範圍涵蓋至基本設計、營運、維護或人員訓練等。

綜觀以上觀點,可以歸納出統包契約的核心概念,即將工程的設計、採購、施工、試車、驗收等多個階段整合至同一契約,由單一承包商負責執行,以達到節省時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責任分攤等目的。 統包契約的具體涵蓋範圍會根據工程的規模、複雜程度、業主的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會包含以下內容:

  • 工程設計:包括基本設計、詳細設計、施工圖設計等。
  • 工程採購:包括材料、設備、機具等。
  • 工程施工:包括土建工程、機電工程、裝修工程等。
  • 工程試車:包括單機試車、系統試車、聯調試車等。
  • 工程驗收:包括質量驗收、功能驗收、安全驗收等。
  • 工程維護:包括保固期維護、定期維護等。

值得注意的是,統包契約的範圍可以根據工程的需要進行調整,例如,有些統包契約可能會包含工程的營運、維護、人員培訓等內容。 因此,在簽訂統包契約之前,業主需要與承包商充分溝通,明確界定契約的範圍,以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什麼是統包契約?工程項目必學指南

什麼是統包契約?.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統包採購的優勢與效益

統包採購模式相較於傳統的設計、招標、施工分開進行的模式,具有多項優勢,能夠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效率和效益。以下將針對統包採購的優勢進行深入探討:

1. 縮短工程周期: 統包模式將設計與施工整合,避免了傳統模式中設計與施工之間的銜接延誤,例如設計圖紙的修改、施工過程中出現設計变更等問題。設計師和施工團隊可以同步進行工作,減少溝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最终縮短工程周期。

2. 降低成本: 統包模式透過整合設計與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首先,設計師和施工團隊可以共同協商,在設計階段就考慮施工的可行性,避免因設計变更導致的返工和成本增加。其次,統包商對工程的整體成本控制更具責任,會積極尋找成本节约的方案,例如採用更優化的材料或施工方法。

3. 提高工程品質: 統包模式下,統包商對工程的整體品質負責,會更注重工程的細節和品質控制。設計師和施工團隊的緊密合作,可以有效避免因設計與施工脫節而造成的品質問題。此外,統包商通常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够提供更優質的工程服務。

4. 降低風險: 統包模式將工程的風險集中在統包商身上,業主只需與統包商進行單一協商,簡化了風險管理流程。統包商會根據自身經驗和專業知識,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5. 提高溝通效率: 統包模式下,業主只需與統包商进行沟通,減少了多方協調的成本和時間,提高了溝通效率。統包商會負責與各個分包商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統包採購模式具有缩短工程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品質、降低风险、提高沟通效率等多项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效率和效益。在工程项目中,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至关重要,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統包採購的優勢與效益
優勢 說明
縮短工程周期 統包模式將設計與施工整合,避免傳統模式中設計與施工之間的銜接延誤,例如設計圖紙的修改、施工過程中出現設計变更等問題。設計師和施工團隊可以同步進行工作,減少溝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最终縮短工程周期。
降低成本 統包模式透過整合設計與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首先,設計師和施工團隊可以共同協商,在設計階段就考慮施工的可行性,避免因設計变更導致的返工和成本增加。其次,統包商對工程的整體成本控制更具責任,會積極尋找成本节约的方案,例如採用更優化的材料或施工方法。
提高工程品質 統包模式下,統包商對工程的整體品質負責,會更注重工程的細節和品質控制。設計師和施工團隊的緊密合作,可以有效避免因設計與施工脫節而造成的品質問題。此外,統包商通常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够提供更優質的工程服務。
降低風險 統包模式將工程的風險集中在統包商身上,業主只需與統包商進行單一協商,簡化了風險管理流程。統包商會根據自身經驗和專業知識,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提高溝通效率 統包模式下,業主只需與統包商进行沟通,減少了多方協調的成本和時間,提高了溝通效率。統包商會負責與各個分包商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統包工程採購契約範本的費用負擔

在統包工程採購契約範本中,費用負擔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它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成本和利潤。契約範本通常會明確規定哪些費用由廠商負擔,哪些費用由機關負擔。例如,廠商通常負擔因自身原因所產生的費用,例如工程設計、施工、材料等,而機關則負擔因自身原因所產生的費用,例如土地取得、公共設施移設等。然而,有些費用可能存在爭議,例如因不可抗力因素所產生的費用,或是因機關變更設計所產生的費用。因此,在簽訂契約之前,雙方應仔細閱讀契約條款,並就費用負擔問題達成共識,以避免日後產生糾紛。

例如,在「統包工程採購契約範本」中,第十三條規定「機關提供設備或材料供廠商履約者,廠商應於收受時作必要之檢查,以確定其符合履約需要,並作成紀錄。設備或材料經廠商收受後,其滅失或損害,由廠商負責。」這表示,即使是機關提供的設備或材料,廠商也需要負擔其滅失或損害的責任。這也說明了,在統包工程中,廠商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因此在簽訂契約時,應仔細評估自身能力,並做好風險管理。

此外,契約範本中也可能包含關於品質缺失懲罰性違約金的規定。例如,第十五條規定,對於依採購法第70條規定設立之工程施工查核小組查核結果,廠商品質缺失懲罰性違約金之基準如下:

  • 懲罰性違約金金額,應依查核小組查核之品質缺失扣點數計算之。
  • 每點罰款金額如下:
    • 巨額之工程:新臺幣8,000元。
    • 查核金額以上未達巨額之工程:新臺幣4,000元。
    • 新臺幣1,000萬元以上未達查核金額之工程:新臺幣2,000元。

這表示,如果工程施工品質未達標準,廠商將會被處以懲罰性違約金。因此,廠商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工程品質管理作業要點,並做好品質控管,以避免因品質缺失而被罰款。

統包契約的優缺點

統包契約相較於總包契約,擁有其獨特的優缺點,以下將針對其優缺點進行詳細說明:

統包契約的優點:

  • 節省時間:由於統包契約將設計、施工、採購等環節整合,由單一承包商負責,可以有效縮短工程流程,加快工程進度。對於有時間壓力或希望快速完成工程的業主來說,統包契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降低風險:統包契約將工程風險集中於承包商身上,業主只需與承包商進行單一溝通,減少了與多個單位協調的複雜性,降低了工程風險。
  • 提高效率:統包契約的整合性,可以有效減少各個環節之間的溝通成本和時間浪費,提高工程效率,並減少因溝通不良而導致的錯誤。
  • 品質控管:統包契約的單一承包商負責,可以有效控管工程品質,避免因多個單位負責而導致品質不一致的問題。
  • 價格透明:統包契約通常會以固定價格的方式進行發包,業主可以清楚了解工程總價,避免因工程變更而導致成本超支。

統包契約的缺點:

  • 承包商責任重大:統包契約將工程風險集中於承包商身上,承包商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因此在選擇承包商時,需要謹慎評估其能力和信譽。
  • 設計限制:統包契約的設計部分通常由承包商負責,業主對於設計的掌控力較低,可能會限制設計的自由度。
  • 價格不易控制:統包契約的價格通常是固定的,如果工程過程中出現意外狀況,承包商可能無法完全控制成本,可能會導致價格變動。
  • 溝通協調困難:統包契約需要業主與承包商進行密切的溝通協調,如果溝通不良,可能會導致工程延誤或品質問題。

總之,統包契約是一種整合性強、效率高的工程契約模式,適合時間緊迫、希望降低風險的業主。但同時也需要承擔承包商責任重大、設計限制、價格不易控制等缺點。業主在選擇統包契約時,需要仔細評估自身需求和工程風險,並選擇信譽良好的承包商,才能確保工程順利完成。

可以參考 什麼是統包契約?

什麼是統包契約?結論

本文介紹了什麼是統包契約,以及其服務範圍、優缺點、適用場景和注意事項。統包契約是一種將工程項目設計、採購、施工、安裝、測試、調試、試運行等一系列工作整合至同一契約的工程合約形式,由單一承包商負責執行。它具有節省時間、降低風險、提高效率等優點,但也存在承包商責任重大、設計限制、價格不易控制等缺點。因此,在選擇統包契約時,業主需要仔細評估自身需求和工程風險,並選擇信譽良好的承包商,才能確保工程順利完成。

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深入理解什麼是統包契約,並在實際工程項目中有效運用這些知識,提高項目管理效率,降低項目風險。

什麼是統包契約?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統包契約與傳統工程契約有何不同?

統包契約與傳統工程契約的主要差別在於承包商的責任範圍。傳統工程契約中,設計、採購、施工通常由不同的廠商負責,而統包契約則由單一承包商負責整個工程項目,包括設計、採購、施工、安裝、試車、驗收甚至後續的營運管理等。 統包契約整合了工程多個環節,簡化了流程,但也需要承包商具有更強的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

2. 哪些工程項目適合採用統包契約?

大型複雜的工程項目,例如機場、高鐵、水利工程等,由於涉及多個專業領域,需要多方協調配合,適合採用統包契約。時間緊迫的項目,也適合採用統包契約,因為整合的模式能夠加快工程進度。另外,對於缺乏專業知識的業主,統包契約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將工程項目交給專業的承包商來負責。

3. 統包契約有哪些風險?

統包契約雖然具有多項優勢,但也存在一些風險。例如,由於設計尚未全部完成,契約服務範圍較難界定,容易產生糾紛。另外,統包契約的價格通常較高,且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價格調整的難度較大。此外,由於涉及多個環節,需要承包商與業主、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多方協調,溝通成本較高。 因此,業主在選擇統包契約時,需要仔細評估自身需求和工程風險,並選擇信譽良好的承包商,才能有效降低風險,確保工程順利完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